问:斜板沉淀器设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?
答:(1)斜板沉淀器间距一般不小于50mm,斜板(管)长度一般在1.0-1.2m左右;

(2)斜板沉淀器上层水深0.5-1.0m,底部缓冲层高度1.0m..斜板(管)下方有一个废水分配区,一般高度不低于0.5m,配水区下部为污泥区。
(3)多排孔管一般用于收集池水中的水,孔应在水面以下2厘米,以防止漂浮物被带走;
(4)废水在斜管中的流速取决于不同的废水,例如,对于生活污水处理,流速为3-5毫米/秒。

(5)斜板(管)与水平面成60°角,斜板净距(或斜管孔径)一般为80 ~ 100mm。
(1)利用层流原理提高沉淀池的处理能力;
②缩短颗粒的沉降距离,从而缩短沉降时间;
③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,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。
该型沉淀池的过流率可达36 m3/(m2·h),比普通沉淀池高7-10倍。是一种新型高效沉降设备。并已完成生产实践。优点:去除率高,停留时间短,占地面积小。

斜板沉淀器长度设为l,池内水平流速设为v,颗粒沉降速度设为u0。在理想条件下,L/H=V/ u0。可以看出,当L和V的值不变时,池深H越浅,可去除的悬浮颗粒越小。如果使用水平隔板,H分为三层,每层深度为H/3。在u0和V不变的情况下,u0粒子只能用L/3去除。也就是说,总体积可以减少到原来体积的1/3。如果池长不变,由于池深为H/3,水平流速可提高到3v,沉降速度u0的颗粒仍可去除,即处理能力可提高3倍。同时,如果沉淀池分为N层,处理能力可提高N倍。这是哈森在20世纪初提出的浅池理论。
出口堰不仅可以控制沉淀池中的水位,而且直接影响沉淀池中水流的均匀分布。沉淀池单位长度的溢流量沿整个出流堰应相等,初沉池一般为250 m3/m·d,二沉池一般为130 ~ 250 m3/m·d。根据齿形三角堰常见的应用,水面应位于齿高的1/2处。为了适应水流的变化或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,需要在堰上设置一个调节装置,使堰板上下移动,使出口堰尽可能水平。
堰前应设置挡板阻挡漂浮物,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清除装置。挡板应高出水面0.1 ~ 0.15米,低于水面0.3 ~ 0.4米,距离出水口0.25 ~ 0.5米。多斗沉淀池不得配备机械刮泥设备。每个泥浆斗单独设置一根排泥管,独立排泥,互不干扰,沉淀泥浆的浓度。池的宽度方向一般不超过两排污泥斗。
上述就是小编对于斜板沉淀器设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,相关内容的介绍!相信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,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,小编会随时为您解答!